骨質疏鬆症該如何預防及治療?醫師教你完整掌握5大關鍵 | 骨質疏鬆

接下來我們要介紹骨密度檢查數值所代表的結果,讓你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骨骼狀況。

Ad. 骨質疏鬆症 ...Skiptocontent骨質疏鬆症是高齡化社會中常遇到的疾病,根據研究統計,台灣骨質疏鬆症患者多數是年齡大於50歲的年長者,其中女性盛行率高達10.75%、男性則是4.15%,女性比例足足為男性的兩倍有餘。

[9]骨質疏鬆症不只是引發體內骨質大量流失的疾病,更是造成年長者骨折的主因之一。

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這麼高的狀況下,許多宣稱能強化骨質的各樣產品也隨之在媒體、廣告上被大肆宣傳。

到底補充鈣質或者是吃維生素D,或者是其他產品有沒有效呢?患者往往會誤以為只要吃了那些產品,就能治好骨質疏鬆症,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生活習慣的調整及正統的治療。

結果骨質疏鬆非但沒有治好,反而還增加了自己骨折的風險。

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呢?有研究預測,在未來20年內,光在台灣,骨質疏鬆症就可造成每年5萬的骨折案例。

[9]骨質疏鬆是個這麼嚴重的健康議題,那到底要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患有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該如何預防及治療?什麼時候要考慮就醫?什麼情況要立即就醫?團隊醫師將透過這篇完章,完整提供關於骨質疏鬆你所需要知道的關鍵知識。

 骨質疏鬆症是怎麼發生的?骨質疏鬆症是怎麼來的呢?人的骨頭其實是個持續在生長,但也同時在代謝的組織。

正常的狀況下,老舊的骨質會被代謝,而由新的骨質取而代之。

一般正常體內的骨骼組織中,有兩大類的細胞負責了骨質的平衡,一種是負責製造骨質的造骨細胞,另一種是負責代謝骨質的破骨細胞。

無論是造骨細胞還是破骨細胞,若其中一類細胞過度活躍的話,是無法維持體內正常的骨骼結構的。

孩童的骨質通常會較軟、但也較具彈性,成年時骨質就比孩童期來得堅硬,但進入中年以後,骨質生成的速度趕不上骨質流失的速度,骨質疏鬆症就會逐步慢慢發生。

依據可導致骨質疏鬆症的各種原因,一般可以分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及續發性骨質疏鬆症兩大類別。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是因營養攝取不足、更年期或人體老化而引發骨質流失。

續發性骨質疏鬆症則是因為某些明確的疾病或是長期服用某些藥物所致。

我們分別介紹如下: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不是由其他疾病所引發的,而是由不良的飲食習慣、年齡增長或更年期所導致體內缺乏鈣質及維生素D 、雌激素分泌過少及骨骼組織退化,這些情況會使人體無法保住骨質,任由骨質逐漸流失。

缺乏鈣質及維生素D :體內若缺乏鈣質,會導致造骨細胞缺乏足夠的原料來製造骨質。

而維生素D過少會影響腸道吸收鈣質,且增加鈣質經泌尿道排出的量。

(造骨原料不足)雌激素分泌過少:雌激素分泌降低不但會減少刺激造骨細胞的作用,也會讓破骨細胞過度活化,骨質因此大量流失。

(破骨細胞過度活化)骨骼組織退化: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組織內造骨細胞的新生速度會降低,無法補足破骨細胞所帶來的骨質缺失。

(造骨細胞新生能力變弱) 續發性骨質疏鬆症此外,如果是由副甲狀腺亢進、發炎性腸道疾病、卵巢先天缺失或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等因素可能會導致續發性骨質疏鬆症。

要改善這類的骨質疏鬆症,主要需治療疾病病灶,或是調整藥物,來防止骨質大量流失。

嚴重的骨質疏鬆症會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增加骨折的風險。

與骨質疏鬆症有關的骨折位置通常會出現在脊椎及髖骨(支撐臀部的骨骼)。

你或許覺得骨折只要包石膏或手術處理就能讓斷折的骨頭重新長起來,但骨質疏鬆症患者卻沒有足夠的原料或能力製造骨質,骨頭復原的速度會比一般人來得慢許多。

上述提到這兩種骨質疏鬆症類型當中,最常見的類型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可能開始擔心自己的骨質是否已經快速流失。

不過請別擔憂太多,因為骨質疏鬆症是需要經過檢查來判斷是否得病。

接下來我們要介紹骨密度檢查數值所代表的結果,讓你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骨骼狀況。

 骨質疏鬆症要如何檢查?哪些人需要做檢查?髖骨及脊椎骨質通常會在 30歲之後會開始流失[8],研究統計指出,年長者每年所流失的骨質最高可達5%,而年輕人每年流失的量低於0.4%[6]。

這也說明了老人家的骨頭為什麼比年輕人還來得脆弱。

因此,及早發現骨質疏鬆症,對於控制病情有很大的幫助。

有關骨質疏鬆症的檢測,一般我們可以從骨質密度檢查中的 T值(T-score)來評估骨質狀況。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